投資教育中心
債券
簡介

什麽是債券?

債券是由政府、金融機構、私營或上市公司等機構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務工具。


債券專用名詞

發行人

借入資金的機構。發債機構可以是上市公司、政府或超國家機構(例如亞洲開發銀行或世界銀行)。

本金

發債機構於債券到期日須向持有人付還的款項。

票面息率

發債機構以此息率定期向持有人支付利息。

到期孳息率

投資債券至到期日這段期間的投資報酬率。

贖回收益率

債券被提前贖回之投資報酬率。

年期

發債機構承諾根據債券條款履行責任的有效期。部份債券可以是"永續債券",即該等債券並無預設到期日。

保證人

有些債券會獲第三者提供保證,若發債機構違約,保證人會向債券持有人付還本金及利息。

信用評級

評級機構對債券做出評級,以反映其營運情況及償付的可能性。


交易費用

  • 佣金
  • 存倉費
  • 債券到期費
  • 提取債券費
  • 代收利息費

交易例子:

發行人 上市公司A
票面息率 6%
票面值 200,000美元
面值 $100
派息次數 每半年支付一次
發行日 2021年1月1日
到期日 由發行日起計5年後


例子1:

投資者在1月11日以市價$99買入票面值200,000美元的債券,投資金額為198,333.33美元。

本金 200,000美元x ($99/$100)=198,000美元
累計利息 200,000美元 x 6% x 10日/360日=333.33美元


例子2:

若投資者於發行日當日購入並於第二年1月25日以市價$105出售債券,可以獲得222,800美元。

本金 200,000美元x ($105/$100)=210,000美元
累計利息 200,000美元 x 6% x 24日/360日=800美元
票息收入 200,000美元 x 6%=12,000美元


例子3:

若投資者發行日當日購入並持有債券至到期,可以獲得260,000美元。

本金 200,000美元
票息收入 200,000美元 x 6% x 5=60,000美元

投資債券的好處
分散投資風險

債券在分散投資風險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債券種類繁多,不同類別的債券,不同的特性,加上區域上的分別,讓投資人可以分散風險,避免將雞蛋放在同一籃子上。

提供可以預計的利息收益

債券可以提供較為穩定的可預期利息收益,債券報酬率可較定存利率高,適合偏好在固定期間領取配息收益的投資人。

享有資本增值的潛力

債券價格受利率、流動性等因素影響而有所波動,若債券價格升值時,投資人可選擇在次級市場賣出債券,賺取價差以享受資本收入。

較高償付次序

於發行人清盤時,債券持有人的償還次序高於股東。這為債券投資者提供了額外的安全保障。優先債持有人會先於其他後償債券持有人索償。


債券的種類和特色
永續性債券

永續性債券不設到期日,其利息派付取決於發債機構在非常長遠的時間內的存續能力,利息或會因根據其條款及細則而有所延遲或終止。

可提早贖回債券

當發債機構於債券到期前行使贖回權,投資者使會面對再投資風險。投資者於再投資時可能會收到較小的孳息率。

後償債券

後償債券於發債機構遣債後的清盤過程中獲較低之索償權,因此後償債券之持有人將承受比優先債券更高的風險。後償債券為無抵押,其信貸評級及債務的優先次序較優先債券為低。

浮息及/或延遲派付利息

如果債券具有浮息及/或延遲派付利息的條款,投資者便無法確定將收取的利息金額及利息派付的時間。

可延遲到期日

如果債券具有可延遲到期日的條款,投資者便沒有一個訂明償還本金的確實時間表。

可換股或可交換性質的債券

投資者須同時承受股票及債券的投資風險。

彌補虧損特點的債券

當發生觸發事件時,這些債券可能會作全數或部分撇帳,或轉換為普通股。

通脹掛鈎債券

債券定期按通脹率的變動而調整利息。


投資債券的主要風險
信貸風險

投資者須承擔發債機構及擔保機構(如適用)的信貸風險,他們的信貸評級如有任何變動將會影響本債券的價格及價值。債券附帶發債機構違責的風險,即發行機構有機會未能如期支付本金和利息。在最壞的情況下如發債機構及擔保機構(如適用)破產,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投資。另外,高息債券的評級通常低於投資級別,或不獲評級,因此涉及的發債機構違責風險往往較高。信貸評級機構給予的信貸評級並非對發債機構信用可靠程度的保證。

流動性風險

債券的流動性可能有限,及可能無活躍交易,及/或沒有經紀在市場提供報價,因此:(i)不可以在任何時間均能提供債券的市值及/或參考買入賣出價;(ii)因其將取決於市場的流動性和情況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或無法於市場上出售債券;(iii)所執行的賣出價可能與參考買入價有很大的差別,對投資者不利。

利率風險

債券較易受到利率波動的影響。一般來說,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便會下跌。

市場風險

投資價值可能會因政治、法律、經濟條件及利率變化而有波動。這些變化在全部市場及資產類別上都很普遍,投資者取回的投資金額有可能少於初次投放的資金。另外,當經濟下滑時,高息債券價值的跌幅往往會較投資級別債券為大,原因是(i)投資者會較為審慎,不願承擔風險;(ii)違責風險加劇。

通脹風險

投資債券的回報亦會因物價上漲而失去購買力。因此,以債券票息作為定期收入的投資者,必須考慮通脹所帶來的影響。

事件風險

每當發債機構進行合併或收購等企業活動,其信貸評級可能會下調。此外,若發債機構須發行大量新債以集資進行企業重組活動,該公司贖回現有債券的能力亦會減弱。

外幣風險

以外幣報價之債券,當把贖回之金額轉換為本土或基本貨幣時,投資者有可能出現兑換損失。(只適用於以人民幣發行或掛鈎資產以人民幣發行之產品): 人民幣與外幣(包括港元)的兑換須受中國的規管限制–人民幣現時並非自由兑換的貨幣及透過香港銀行兑換人民幣須受若干限制,如兑換設有每日上限,香港特區及中國內地兩地的人民幣與外幣兑換是受中國政府規管,此舉或會影響流通量。

信貸風險較高

高息債券一般獲評級低於投資級別/或不獲評級,信貸評級機構的評級並不保證發債機構的信貸風險狀況,不過投資於非投資級別或不獲評級的債券可能涉及較高的違債風險。

受制於經濟周期的轉變

高息債券較易受經濟轉變的影響。經濟下滑時,高息債券價值的跌幅往往會較投資級別債券為大,原因是投資者會變得較為審慎,不願承擔風險,而債券的違債風險亦增加。